首页 文联概况 协会一览 县区文联 文艺志愿者 文联年鉴 资料下载
建党百年专栏 - 父亲的笔记
    父亲的笔记
 

刘延红

  我家有一个尘封十年的盒子,那里保存着父亲写过的部分笔记。
  读到这些笔记时,父亲去世整整十年了。通过父亲留下的笔记,我走近了父亲、了解了父亲。父亲爱学习、爱读书看报、爱记笔记。父亲一生写过无数的笔记,但我只阶段性地保留了28本,这些笔记从1959年到2008年分为日记、学习笔记、读书笔记、采访笔记、外调笔记、工作笔记……翻开这些笔记,记录着父亲的生活、工作、思想、自律,仿佛看到了父亲从青涩走到成熟,从青春走到暮年。
  父亲先后在北票矿务局和铁法矿务局工作过。一生做过煤矿区队报道员、矿工报社记者、编辑,广播站站长、矿宣传部长、基层支部书记,他所从事的工作都是与新闻与宣传有关。
  记得父亲最爱穿四个兜的中山装,蓝色的中山装总是干干净净,上衣的右上方口袋里别着一支钢笔,下方的口袋里装着一个笔记本,遇到什么事情总是随手掏出笔记本记录下来。
  记得童年时,每到夏季吃过晚饭,邻居们都会扇着扇子坐在院内听矿区小喇叭里的新闻、评书,还会唠唠家常,而父亲在听新闻时就会不停地拿出小本本记录。邻居的大伯大妈给亲属写信总是找父亲代笔,遇事也会找父亲拿主意,父亲总是不厌其烦帮助大家,每到过年还会自费买来红纸为大家写对联,深受邻居们的爱戴。
  翻看父亲的日记,仿佛看到一个坦坦荡荡的父亲。他在1966年1月28日的一篇日记中写道:“国家的事再小也是大事,个人的事再大也是小事,当个人利益同国家利益发生矛盾时,我要毫不犹豫地服从国家利益。”
  在1966年3月27日的日记中写道:“今天领导安排我去采访写稿,要在晚上矿区新闻通过小喇叭播出,我接到任务后刚要出发就接到妹妹的电报说父亲病危,是工作还是回家?我立即想到:‘当个人利益同国家利益发生矛盾时,我要毫不犹豫地服从国家利益。’然后就去采访写稿了,做完工作,我骑着自行车往百里外的老家赶,晚上九点多钟当我要渡过大凌河时,因雨季涨水撑船人早已歇工,我就在对岸的亲属家过了一夜,等第二天清早过河赶到家后父亲已经去世下葬半个小时了,我悲痛、我心痛,但我并不后悔先去完成了工作……”读到这里我的眼睛湿润了,我深深理解父亲忠孝不能两全的痛楚。看着这些纸页发黄,已经过去了半个多世纪的日记,我被父亲那种爱岗敬业、恪尽职守、言行一致的精神所感动。
  翻开另一本日记,仿佛看到一个廉洁自律的父亲,他在1965年8月的一篇日记中写道:“六五年八月,朋友从北京给我家人捎来一套女上衣样板(裁衣服的模具),打开后一看是三套,原来服务员拿时粘连在一起了,朋友购买时也没检查,我想一套是五分钱,三套就是一角五分钱,我多赚了一角钱便宜,那一角钱是国家的、是集体的,如果我不声不响了,就等于把毛主席关于共产党员要十分廉洁克己奉公的教导给忘掉了,思考了一个星期后,我花了八分钱买了邮票寄给了我县服装厂。”父亲讲廉洁,一角钱的便宜也不占,时刻按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而我在父亲后来日记中看到父亲是1975年6月27日才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父亲就是这样十年如一日时刻接受党的考验,把对党忠诚作为一生的奋斗目标。读到这里让我懂得了廉洁自律不是当今社会提倡的,而是党一贯倡导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父亲的学习笔记里摘抄了大量语录、名言、文件,写下了他的收获、成长和思想变化,也留下了那个时代的深深烙印。
  从1974年到1979年的笔记中,我又看到了一个勤奋工作的父亲,这期间父亲记录了大量的外调笔记,当时父亲在北票矿务局阶级教育展览馆做矿史调查和编写矿史工作,他几年中先后行程几万里,走访抗日地下党员、受苦难矿工家属、敌伪人员等160多人,并参观了东北、华北18个万人坑展览馆,亲自采访了董德康、于仲贤等老一辈革命者,留下了八路军、新四军领导北票煤矿工人反日抗日的第一手资料。父亲经常给我们讲《夜砸报国寮》的故事,故事说的是一批被俘的共产党员、革命干部、抗日战士、抗日群众组成“特殊工人”,在日寇统治下的北票煤矿受着非人的待遇,他们在1943年4月24日夜间组织发动了一次威震北票矿史的暴动《夜砸报国寮》,这次暴动不仅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而且董德康、于仲贤等还带领200多人投身到革命队伍。
  1984年后父亲记录了许多的工作笔记,我又从中看到了一个爱岗敬业的父亲,工作笔记中记录着工作计划、安排、会议和实施情况,有的页面清晰、有的页面圈圈点点,画出了重点。还有全文抄写的与工作相关的文件,因为当时打印材料还不如现在方便,他把许多文件抄写在笔记本上,为的是工作中随时查看、随时参照。
  读着父亲的这些笔记,我读出了感动、读出了坚强。我读懂了父亲、读懂父辈、读懂他们那一代人的耿直、正直、无私、老实和忠诚。
  父亲退休后也不忘记笔记,这时父亲的笔记内容是一些经典歌曲、古诗词、养生知识等,读着这些笔记我又看到一个乐观开朗的父亲!父亲即使患病期间也不忘看书看报记笔记,虽然他的手握笔有些困难、字迹有些潦草,但他的好习惯仍然坚持。
  父亲常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父亲的笔记就是留给我们最好的财富。
  运笔至此,我忽然想起不知是哪位名人说过的话:走在我们前面的人就是一处最好的风光。
  父亲是我一生的榜样!

  刘延红,铁岭市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辽北文学》编辑、《晚枫笔韵》杂志编辑。作品曾发表于中国煤炭《阳光》杂志、《当代文学家》(海外版)、《参花》《传奇故事(校园文学版)》《现代作家文学》杂志、《华夏孝文化》杂志、河南省《信阳文学》杂志、《辽海散文》杂志、《莲花湖》杂志、《调兵山文学》杂志、《百姓文学》《国际日报》《华文作家报》《作家报》《濮阳日报》《团结报》《华商晨报》《辽宁职工报》《铁岭日报》《辽沈晚报铁岭版》《铁岭广播电视报》《辽北文学》,2014铁岭首届端木蕻良奖文学大赛二等奖。

2021/10/30 19:18:26

Copyright © 铁岭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辽ICP备190054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