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联概况 协会一览 县区文联 文艺志愿者 文联年鉴 资料下载
建党百年专栏 - 踏过贫穷诉衷情
    踏过贫穷诉衷情
 

宋桂杰

  我是辽北小镇一名普通的乡村教师。从上学到工作,我一直在这片土地上,未曾分离。母校的一砖一木见证着我青春的背影和奋斗的足印。我的一眸一瞥也刻录着母校贫穷的过去和灿烂的今朝。
  1981年,我到这所学校上了初中。学校面积不大,没有花草。老师就是一书一粉笔行走课堂。铁铸八字“文明团结求实进取”表现出一丝文化景象。学校不搞活动,没有大课间,统一的校服也没有。外面信息很少收到。老师几乎不参加培训、进修。
  学苗经常流失到其他学校。每年考入上级学校的学生,常常需要经过几轮复习,或辗转几地。
  一到冬天,班主任老师要负责搭炉子、吊炉筒、糊窗缝,要布置同学带苞米棒,要把学校分的数量有限的块煤经管好,冷天派上用场。
  1997年我毕业即上岗,回到这所我读初中的学校,做班主任老师。我品尝到了学校冬天的艰辛。
  我根本不会搭炉子,得求男老师帮忙。一到冬天我就难,对帮忙的同事很是客气。炉子每天都得生火,掏炉灰,放引柴,加苞米棒,压点煤,一会看看,一会填填……日复一日。每班都有这样一位班主任像机器一样负重运转着。
  老师办公室也生炉子。烧炉子难免起烟尘,办公桌上常常布满灰尘,老师不敢穿浅色衣服。
  熬到春暖花开,要把炉具一样一样撤掉,整理到学校指定屋子,以备来年再用。这些炉具就像是候鸟的迁徙要移来移去。
  老师在这种情况下,也是敬业的,初三毕业班老师付出更多。学校购买了几块钢板,几只铁笔,若干卷蜡纸,给初三老师用。老师要将书上的铅字一个一个甚至每一个标点符号都要原样用铁笔刻在垫着钢板的蜡纸上。蜡纸又滑又薄,蜡纸上小方格又小又密,刻字时不能乱动,不能出格,一定要认真,力道要准,太轻会模糊,太重会划破。一页下来,手指磨出茧手腕发酸,之后要小心把钢板和铁笔收好,把刻好字的蜡纸卷好送去印刷。
  印刷小屋里有一个不大的印题机器,旁边放着墨泥。印题老师把刻好字的蜡纸放到机器磙上,用刷子蘸好墨泥在蜡纸上均匀涂抹,然后用手摇,摇一圈出来一份题,再摇一圈又出来一份题,自己计数。有时弄得手上衣服上这一边那一角黑乎乎的。
  2000年,学校安装了老式暖气,灰色硬铁暖气,算是告别了搭炉子时期。
  学校条件不那么艰苦了,信息不那么闭塞了,学生比较容易考入上一级学校了。2003年我带过的毕业班就有一名同学被录取为重点统招生,还有几个成为了重点生。
  学校有暖气,卫生好一些,但还是昏暗,有时漏水,一检修还要耽搁几天。
  2010年学校北面建成三栋楼。中间一栋四层,东西两栋两层。四层楼是本镇史上最高楼宇。这栋楼里地面是大块地板砖,墙是刮大白,暖气是白色轻薄暖气。
  我们开启了楼上办公模式。踏着一级一级楼梯感觉整个人生都进阶了。回望依然伫立在原处的地房,难免会想起种种过往,进而生起层层苍凉。
  办公条件改善,工资有小幅度上涨。老师开会、做课都在学校唯一的一间多媒体教室。老师给学生印题,选好内容交给负责印题的老师,他到县城胶印后拿回来用。这算是告别了手摇印题的时期。
  有了楼房,各个村部小学集中上来,中小学合院,各自为政持续了五年。
  2015年学校旧貌换新颜。南面四层楼拔地而起和北面四层楼遥相呼应。南楼地热供暖,设有多功能报告厅,能容纳上百人。上级委派新领导创建了九年一贯制学校,中小学自此合一。每栋楼各有名字:幼儿园,小学部,食堂,初中部。
  2016年初中部入住新楼。宽敞!明亮!温暖!从未有过的职业幸福感涌上心头。办学条件优越,彻底摆脱了贫穷。
  校园环境优美,六旬福杨参天。老井口已封,师生喝饮用水,健康、环保。水车定期来取换。学校新增好多花木:德国景天、金叶榆、云杉、大月季……柏树墙、水蜡塔、丁香阵……配套的还有木桌凳、健身器材、水泥篮球场、乒乓球案桌等,十来盏路灯在校园里站岗,像哨兵一样。小巧的提示牌如“小草含羞笑请君莫打扰”流露出各种可爱,文明卫生的提示随处可见。花园式学校,呈现出一派温馨与和谐。
  设施齐全,信息畅通。班班通广播、电子白板、一体机好用,办公室配备电脑,各楼层安装监控。打印机、复印机、速印机、电子屏、全彩屏等非常方便。音乐室、美术室等各种专用教室配置一应俱全。学校网络全覆盖,老师上课自选现代化教学手段,印题全自动校内迅速解决,收发通知是分分钟的事情。
  学生校服冬夏两套,活动丰富多彩。体操赛、运动会、艺术节、主题征文、毕业典礼……精彩纷呈,有条不紊。
  书香校园,文化气息浓郁。墙上、廊里、角落,俯拾皆见文化。孔子像雕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牌、校风校训校徽标识牌、古木奇树保护牌等落户校园。人文景观、自然景观兼具,学校成了本镇唯美的旅游胜地。
  对外交流学习,开阔师生眼界。保障生源,保证教学质量。学校成了师生极好的成长空间,赢得社会各界好的口碑。
  义教均衡发展,取得成效,乡村教育水平步步提高。一地是缩影,整体是大局。教育是这样,其他领域错不了。这一切都归功于伟大的新中国、伟大的共产党。

  宋桂杰,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现代作家文学》编辑,在全国各级刊物、各大文学网站发表作品数百篇(首),获全国征文奖十余次,其中,2014铁岭市首届“纳兰性德奖”诗词大赛三等奖;2015纳微联盟“全球华人说辽宁”微散文大赛二等奖;2018铁岭日报副刊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三等,2018年6月出版个人专辑《飞花有梦》。

2021/10/30 19:21:28

Copyright © 铁岭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辽ICP备19005459号